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实验资讯 > 科技焦点 >

新发现肝纤维化形成机制

时间:2011-02-16 00:43|来源:健康报| 分享|点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教授朱丽影在新近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中,采用两项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人肝星状细胞(HSC)前后表达水平有变化的20余个基因,这些基因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研究为临床肝硬化防治及新药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获2010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等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乃至肝癌发展的必经途径和必然阶段,而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则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但其分子机制及其调控基因尚不十分清楚。就此,朱丽影教授开展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调节人肝星状细胞基因的研究,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两项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PDGF刺激人HSC前后表达有变化的基因,旨在从基因水平深入探讨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奥秘”,为临床确立抗肝纤维化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认识。

  课题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筛选出13个上调表达的HSC基因,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2个上调和11个下调表达的HSC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结构、细胞成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免疫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揭示了PDGF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是以上多因素、多水平调控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上调基因中,最具代表性的蛋白是层粘连蛋白B1。在下调基因中,最重要的蛋白是激酶MEKK。 实验室前沿,了解实验室动态

  专家评价指出,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阐明PDGF-BB刺激HSC诱导肝纤维化之谜提供一把开锁的“金钥匙”。 
 

实验室前沿,了解实验室动态

Tags:机制,形成,纤维,发现,基因,细胞,HSC,表达,技术,PD
责任编辑:实验室前沿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更多阅读者

其他人正在阅读